龍安寺最出名的便是名為“虎負子渡河” 的枯山水石 庭,石庭為2 5m*10m的長方形。
共有15塊置 石被分為五組,巧妙的配置於庭園中,置石組周圍是細心耕犁過的白砂。
這 五組置石被譽為美學上黃金分割比例的代表,
無論從任何角 度觀看石庭,都有一塊石頭是看不見的。
在眾多知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清單中,
為何白先生一定要選擇龍安寺,甚至捨棄了知名的金閣寺。
後來我才知道他對"方丈庭院"情有獨 鍾,而且它有特別的用意。
很多人甚至不遠千里而來,就這樣安靜的坐在石庭前思考著,
每個人思考的方向與角度都不一樣,在石庭待了十分鐘後,
白先生說:「很多學者把枯山水意境解釋為 「水」由砂石表現,「山」用石塊表現。
沙子的表面畫上紋路來 表現水的流動。或是以碎石作為海洋,以石塊作為日本的島嶼。
而日本的禪宗的僧侶常 利用石庭來進行冥想。」
但實際上日本的禪宗僧侶都是在室內冥想,面對著一面牆壁(曹洞宗),
或是房間的中央(臨濟宗),而並不面向風景。
接著白先生開始闡述他對石庭(枯山水)的頓悟:「當我在石庭前思考時,
轉身後看到方丈的房間,裡面的昇龍降龍畫作啟發了我。
假設方丈在房間內冥想,周圍環繞的是名畫昇龍與降龍,
然後藉由冥想都可以順利的進入無我的境界,但是當完成修行後走出房間,
看到的是庭院的花花世界,那是否暗示著方丈根本沒有離開過紅塵,
那種日復一日的現實衝擊將會影響到心靈平靜。」
白先生繼續說:「所以我看到的枯山水的意境是「雲海」代表為白色的砂,
沙子的表面畫上紋路來表現雲的流動,而石塊則是直上雲霄的「山岳」,
在冥想中無的境界中放下一切,俯視石庭的芸芸眾生,我想這才是枯山水的本質。」
將石庭佈置再自己臥房外,將禪坐的冥想與現實生活能夠一貫化,真的是非常好的設計。
以上都是白先生的理論,不過這個看法推翻了所有專家學者的研究,
雖然我不是完全懂他的意思,不過聽起來很合理,我完全支持。
聽完這些理論之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一定要來龍安寺了,
因為他是喜歡實地驗證的人,他一定是有了想法想要去驗證想法的正確性,
所以才在行程安排中做了調整。
庭園的東北角,有一座古錢形狀的‘手水缽’,
運 用漢 字的巧妙,四邊的字加上中間裝水處的‘口’,
就成了吾、唯、足、知,四個漢字,昭示了“知足常樂”的禪宗教諭。
很充實的一節課啊!這就是大雲山龍安寺的精髓所在,
每一個人都能帶著自己的"道"而來,也都將滿載而歸。
而我的道就是"幸福"。
看完石庭我們就離開龍 安寺了,現在的我們兩個已經是又餓又累了,
接著到金閣寺準備轉搭公車去吃晚餐,等一下….
就在前往公車站牌的時 候突然看到下面這家店,這不是超級名店YOJIYA嗎?
他的吸油面紙超好用,原本想說到了祇園才買,不過,既然碰到了就開始血拼吧!
超級厚切豬排的晚餐就再等一等喔 Orz......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