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當天下午一點左右到達海寧大缺口,河堤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候潮,

根據氣象資料,大缺口在秋天的初四,漲潮時間為下午一點四十左右,

我們找了一處距離T字壩最近的河堤,坐下來等待潮水的出現。

不久,遠方的江面上就出現一條白色長線,隱隱約約不甚清楚。

照片 243.jpg

說時遲那時快,白色水牆已經逼近眼前猶如千軍萬馬齊頭並進,迎面撲來。

第一波撞擊堤防時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加上群眾驚呼聲,大聲小聲落玉盤,連綿不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後方湧潮撞擊T字壩反轉上岸,所有人被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所震撼。

照片 245.jpg

照片 247.jpg

潮過之後堤防上有一隻小魚擱淺,我們趕快將牠送回江裡。

看著潮水洶湧的逆流而上,真的很壯觀。

   

下面這一段真的很神奇,江水是逆流而上的,

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這麼詭異的現象。 

 

潮水剛過,所有的車子就開始"追潮"

因為潮水時速為三十幾,車子開快一點就能沿途觀賞一線潮及回頭潮等景觀。

 照片 253.jpg 

小時候就有聽過錢塘潮這個名詞,據說錢塘江大潮氣勢磅礴,洶湧澎湃,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潮汐之一

說實在的,我原本想說這一定是旅遊景點的廣告說詞,

不親身體驗一下怎麼知道。於是開始研究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最好。

我們最後選在農曆八月初四這天,到海寧大缺口看所謂的碰頭潮。如此選擇有以下考量:

1. 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是著名的錢塘江天文大潮的最佳觀潮期,屆時遊客如織,萬頭鑽動會影響觀潮氣氛。

2. 農曆八月初四觀潮等級也是是最高級,一點都不輸給八月十八,但是遊客人數也相對較少

3. 古代舊有的觀潮勝地鹽官在杭州灣大橋建成後,潮水的氣勢已經大大降低。而且觀潮節時門票超貴50-60元/人,停車費30元。

4. 老鹽倉的回頭潮雖然也不錯,但是常常會被潮水噴濕,也比較危險。加上也要收門票,所以也淘汰。

5. 錢塘江大規模治理之後,湧潮最大的地點略有下移,移到了原來鹽官下游12公里的海寧大缺口,大缺口也穩定了最佳的觀潮點。

照片 242.jpg

我肚子裡的筆墨實在有限,根本沒辦法說出好的形容,請大家還是看看古人怎麼形容吧:

唐代孟浩然在他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經這樣描述錢塘潮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照片 240.jpg

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裏寫道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照片 241.jpg

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說:

江南快,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重重遊?

 

 

最後再補充一些有關錢塘江潮的資訊:

 

錢塘江潮的形成原因: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

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

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

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

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

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

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磨擦作用,

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湧潮。

 

世界各地相關的湧潮:

世界上有湧潮的河流很多,

如南美的亞馬遜河、北美的科羅拉多河、法國的塞納河、英國的塞汶河等,

但錢塘江湧潮的強度和壯觀現象,除亞馬遜河外,其他河流均無法與之媲美。

亞馬遜河的湧潮強度與錢塘江雖可一比,但錢塘江河口江道擺動頻繁,

湧潮潮景變化萬千。因此錢江潮可說是獨佔鰲頭,無與倫比。

 

推薦幾個觀潮的好去處:

交叉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

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

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

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出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

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

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奔馳。

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

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

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

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

遠處,霧濛濛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

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

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湧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

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哩。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

回頭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

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於鹽官,鹽官河道順直,

湧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

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

在那裏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

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

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半夜潮

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

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說“錢塘郭裏看潮人,直到白頭看不足。”

午夜,江面上隱隱傳來“沙沙”響聲,漲潮了,

在濛濛的水面上一條黑色素練在浮動,時斷時續,時隱時現。

少頃,聲音加驟,潮水夾著雷鳴般的轟響飛馳而來,把滿江的月色打成碎銀,

潮頭如千萬匹灰鬃駿馬在擠撞、在撕打,噴珠吐沫,直撲塘下,

尤如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湧潮前浪引後浪,後浪推前浪,

在江面形成一垛高聳潮峰,波濤連天,好似沖向九天皓月。

 

錢塘江湧潮這一天下奇觀,在歷史上曾給沿江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l           三國時,魏太和二年(西元228年),便有紹興府“大風海溢”的記載,海甯“平地水八尺”。   

l           唐大曆十年(西元775年)七月大風,杭州“海水翻潮,飄蕩州廓五千餘家,船千餘隻,全家陷溺者百余戶,死者四百余人”;

l           唐咸通元年(西元860年),錢塘縣(今杭州市的一部分)潮水沖激江岸,“奔駛入城,勢莫能禦”。   

l           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狂風大作,江海橫溢,錢塘江北岸杭州至平湖,“城郭多頹,廬舍漂流,人畜溺死”。海鹽平地水丈餘,“溺死男女萬餘人”

l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鹽官“海失故道,潮汐沖平野三十餘裏”,城南幾十裏的沙灘全部沖失,江流直逼城下,“蜀山淪入海中”;

l           元代元祐元年(1314年)九月,鹽官海溢,又“陷地三十餘裏”。蕭山南沙和紹興一帶,

l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至民國初年,共坍失田地38萬畝。當地有“火燒一半,錢塘潮坍江全完”之說。

l           1974年8月,13號颱風恰巧與天文異常大潮相遭遇,形成強大的風暴潮在浙江登陸,杭州以下潮位突破歷史最高紀錄,有的地方甚至超過歷史最高紀錄1米多。

 

錢塘江潮夕時間表:

每月的農曆十五:

[春:11:45(潮) 23:40(汐)]   

[夏: 11:30(潮) 23:20(汐)]   

[秋: 11:35(潮) 23:25(汐)]   

[冬: 11:20(潮) 23:10(汐)]   

每月的農曆十六、初一:

[春:12:15(潮) 0:10(汐)]   

[夏: 11:50(潮) 23:45(汐)]   

[秋:12:05(潮) 0:00(汐)]   

[冬:11:45(潮) 23:35(汐)]   

每月的農曆十七、初二:   

[春: 12:48(潮) 0:43(汐)]   

[夏: 12:25(潮) 0:10(汐)]   

[秋: 12:45(潮) 0:35(汐)]   

[冬: 12:15(潮) 0:05(汐)]   

每月的農曆十八、初三   

[春:13:25(潮) 1:16(汐)]   

[夏: 13:37(潮) 1:10(汐)]   

[秋: 13:23(潮) 1:15(汐)]   

[冬: 13:05(潮) 1:00(汐)]   

每月的農曆十九、初四   

[春:14:05(潮) 1:50(汐)]   

[夏: 13:45(潮) 1:40(汐)]   

[秋: 14:00(潮) 1:50(汐)]   

[冬: 13:40(潮) 1:30(汐)]   

每月的農曆二十、初五   

[春:14:40(潮) 2:25(汐)]   

[夏: 14:26(潮) 2:15(汐)]   

[秋: 14:35(潮) 2:20(汐)]   

[冬: 14:15(潮) 2:10(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rspai 的頭像
    mrspai

    Iris & Brian 的地球旅圖

    mrs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