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老北京的生活,當地人最推薦到大柵欄走一遭
舉凡身上穿的,腳下踩的,頭上戴的,嘴裏吃的,家裏擺的.......
只要是老百姓用得著的,大柵欄都有。到這兒一定要看看老字號本店"老字號"
大柵欄有多少老字號,我也搞不清楚,只好把所有看到知道的老字號全拍下來。
賣綢布的瑞蚨祥、祥義號,賣鞋的步瀛齋、內聯升,賣醬菜的六必居,都是上百年的老店
還有放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大觀樓。
別以為這些百年老店很陳舊,開在這裡的每一個老店都可以稱的上旗艦店,內裝豪華決不輸給國外時尚品牌,而且隨著當地老百姓需要而變,大概這就是老字號興盛百年的生命力所在吧。
新華書局也算老店了,疑~這不是台灣的天福茗茶嗎? 這不是百年老店但是台灣品牌特別親切所以拍下來
賣中藥的同仁堂,也是百年老字號
連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也來插一腳,恆源珠寶不知道算不算老店...
新大街的老建築
政府一聲令下,所有百年老字號翻新的老建築,以嶄新的面貌整齊的出現在前門大街上。豪華的巴洛克式建築群,一幢幢按照明清時期前門大街的樣子出現,現在已成為北京最熱鬧的步行街之一。
不過整個前門大街目前除了很少的幾家店鋪開業了以外,95%以上的店鋪都還空著呢。
別看整條街燈火通明其實根本很少店家在營業,還好有幾個重量級的店已經開張,讓遊客瘋狂的擠在這幾家老店前,不然看起來還真冷清。
前門大街在靠近正陽樓附近有個牌樓,五牌樓是因爲它是由五個小牌樓共同組成一個大牌樓而得名。當年牌樓下面是座橋,解放後橋就沒了,而且當年爲了解決交通問題把無牌樓的中間三根柱子及石墩都拆掉了,顯得很有滄桑感。而如今重建的五牌樓是按原樣複建的
牌樓外就是正陽樓,正陽樓再進去就是紫禁城了.
為了重建當年的感覺,這裡還加入了兩條舊式電車,這點還滿用心的。
大柵欄街原稱廊房四條,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大柵欄處在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就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
這條街的由來,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當時,北京有“霄禁”,爲了防止盜賊隱藏在大街小巷之內,由朝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柵欄。據清代《欽定令典事例》中記載,雍正七年批准的外城柵欄440座,乾隆18年批准的內城柵欄1919座,皇城內欄196座。大柵欄原是廊房四條,因爲這條胡同的柵欄製作出色,保留長久,而且又大一些而逐漸成爲這條街的名稱。
留言列表